上周六(5月23日),
杜铭老师在“明礼通达心致远”
乐从镇2020年心理健康/
家长学校线上课堂上,
通过父母教养类型“四分法”,
解答了儿童自律性养成的问题。
乐从文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课堂干货,
请注意查收~
科学家将小白鼠放置在迷宫当中,并在迷宫出口摆放蛋糕。小白鼠想吃到蛋糕则需要穿越迷宫,并在出口处受到无形电网的电击。经过多次电击后,小白鼠在出口会自动停止,不敢出逃。当科学家将小白鼠从迷宫取出喂饱再放进去时,小白鼠仍然不敢出逃。这时,小老鼠已经学会“习得性无助”。
从上述的实验中,我们引出一个概念“父母化”,即父母应对孩子行为的模式会塑造孩子的行为。父母扮演了上述科学家的角色,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在成年后仍然表现出“习得性无助”。
父母教养类型“四分法”
一、四种教养类型解读
(以孩子看电视为例)
父母行为特点:强调对孩子严格的控制,孩子要无条件服从。在情感上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孩子,很少考虑孩子的意愿和感受。控制型父母往往采用社会隔离(其他人不可信,爸妈才是真关心你)、贬低指责(你什么事都干不好)、经济把控、情绪绑架(你这样让我很受伤)等方法对待孩子。 孩子的行为特点:或者是嘴服心不服,内心反抗、叛逆;或是过分顺从无主见。 案例:孩子看电视一直不想关,家长喊道:“现在还不马上关掉电视!以后不准看!你这样下去以后只能睡大街、当乞丐!都一小时了,你怎么还在玩?”
父母行为特点:家庭权力倒置(孩子支配父母),父母充满关爱和温情,但不对孩子做出要求和限制,以不能压制孩子的天性为理念,对孩子采取有求必应,放任自流的态度,相信树大自然直。 孩子的行为特点:孩子无法无天,随意放纵,自我中心,不懂平等和别人相处;缺少边界意识,缺少对父母和他人的尊重。 案例:孩子在看电视不肯关,妈妈说:“宝贝,都半小时了,再玩一会就关掉,我给你零花钱和玩具,你每天可以只看半个小时电视,明天就不能这样了哦。”
父母的行为特点: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乏行为的要求和控制。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很少,父母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关注,对孩子的任何行为反应都缺乏反馈,且容易流露厌烦、不想搭理的态度。“不看不听不管不说”,“不要妨碍我”是显著特点。 孩子行为特点:孩子表面很自由,没有关心、关爱,缺乏内心温暖,容易放弃自己,自暴自弃。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形成自卑心理;或者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忽视也会带来孩子生理发育和营养方面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看电视一直不肯关,父母对此无动于衷,做自己的事,只要不打扰到自己,就让他看吧!
父母行为特点: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既能对孩子充满关爱和温情,也会给孩子一定的限制和约束。鼓励孩子独立,支持孩子按照自己的设定发展自己的人生。遇到问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协商处理。 孩子行为特点:能够激发出孩子的内在动力,自律性,孩子具有较高的自信心、自尊感,能够发展出较为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特别注意: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是“民主型”但只是“假民主型”,其实是操控型、忽视型的变体。 案例:孩子看电视一直不肯关,父母的反应:“我们约定一集你已经看完了,电视你自己关还是妈妈关?你有没有想过看电脑对自己时间的影响?你愿意听一下爸爸对这件事的看法吗?”
家长要明白,大人自身也缺乏自律性,要能够同理地理解孩子的感受,但要有原则,不能放纵,要鼓励孩子自决,提供选择。孩子的行为习得需要训练,就需要父母有耐心。如果孩子一时间不适应、哭闹,父母在陪伴的同时去安抚。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就会形成习惯行为,培养起内驱力与控制力。
萨提亚说,孩子永远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和善而坚定”的教养模式是基础。和善是是无条件爱孩子,接纳孩子;坚定,是建立必要的规则与秩序。
所谓“四字箴言”就是“和善”与“坚定”。和善而坚定对自己的孩子有时很难做到,父母要学习,要成长。
1.反思自己是哪种类型的父母。 2.做简单的约定,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和善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