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从镇抗疫情文艺作品(第十三辑)

作者:乐从文化君  |   日期:2020-03-13

疫情当前,

乐从镇文艺工作者及学生们,

积极投身于文艺创作中。

文艺作品虽不能阻击疫情,

也不能挽救生命,

但每一篇文章、每一幅书法、字画,

都饱含了作者的深情、关心与支持。

他们的作品能够让大众

在文艺的氤氲中,引发灵魂的共鸣,

为大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书画作品


《驰援》黄炽厚

image.png


《防控不放松,发展不停顿》

黄炽厚

image.png


《情侣携手抗议》

老志豪

image.png


《致抗疫英雄》

老志豪

image.png

无情毒疫挟风来,

祸乱民生百姓哀。

十万华佗擎利剑,

冲天一刺瘴云开。




学生美术作品


沙滘小学-六(8)班-李敏怡

image.png


沙滘小学-一(7)班-梁芷颖

image.png


沙滘小学-一(7)班-吴瑞楷

image.png


沙滘小学 一(7)班 张芊

image.png


沙滘小学 六(8)班 黄莉玲

image.png


沙滘小学 六(8)班 郭紫萱

image.png


沙滘小学 六(8)班 霍颖琳

image.png


沙滘小学 六(8)班 黎烨仪

image.png


沙滘小学 六(8)班 李嘉滢

image.png


沙滘小学 六(8)班 谭影雯

image.png


沙滘小学 六(8)班 胡玲荣

image.png


沙滘小学 六(8)班 蔡于琳

image.png




文学作品


居家杂忆

谭用


疫情还在持续,学校延期开学时间。每天宅在家里,除了照顾家人一日三餐,还要辅导儿子预习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时是“雨水”,屋外下着透犁大雨,父亲若还在世,定会忙着泡谷种,准备下秧苗了。我猜想,顺峰山的黄金风铃木应该正开得灿烂;滨江公园紫玉兰是否依旧?姹紫嫣红。


忆起去年这时,随“乐从文学”去鹭洲采风。村口的苦楝树,一树站成一排,向行人行着注目礼,树叶嫩绿,花香淡雅。只可惜,如今也只能独自开放了。


去年初春,儿子兴起,要去金沙涌钓鱼,得一四指大罗非鲫,儿子不忍杀之,要我冒雨带去乐从文化公园人工湖放生。记得湖边整排的垂柳正吐着鹅黄的嫩芽;水里的残荷也退去了冬天的萧瑟,泥土下孕含着无限的生机。小鱼放进水中,三步一回头,慢悠悠地向湖心游去。从此儿子就像小王子与小狐狸的约定,每周末都要来给小鱼喂食。而现如今,因为疫情居家,也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奔赴他们的约定了。


昨晚读萧红的《小城三月》,文尾写道:“在我的家乡那里,春天是快的。五天不出屋,树发芽了,再过五天不看树,树长叶了,再过五天,这树就象绿得使人不认识它了。”随着作者对翠姨的惋惜,掩卷沉思,时已深夜,窗外一片寂静,街巷路灯昏黄,它在等待着哪一个夜归人呢?当然,这只是指往常,现在非常时期,夜归人都不外出了,这个世界生病了。希望能如文友所愿:这个春天,“青草不会辜负春风,花蕾不会辜负阳光,泥土不会辜负雨露。


看同乡文友阿哥的朋友圈久了,难免会被受影响。年后,从其分享的藏书中,挑几册对上眼的,放家里,闲来翻二页。昨天发货,今天就收到了(看来复工正常)。派件的竟然是邻居,非常时期,为减少接触,咐他从墙外飞件进来。临走时,邻居回问一句:“谭先生,全家过年安好!”那爽朗的声音,响彻整个街巷。


包裹反复消毒,拆封,图书五册。按当下的情景翻开周树人的《雨天的书》,谁知开篇寄语就正中当下的心境,躲都躲不掉。


花明年会开的,

春天明年也会再来的,

不妨等明年再看。


共勉!









“抗疫”感悟

红棉小学 五(4)班 刘锴廷


今年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我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一大家子都呆在湖南老家的家中过节,没有外出串门走亲戚。我每天关注疫情的最新状况,同时也深深地被在这场疫情战斗中逆行的白衣天使所感动。


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白衣天使,是那些在一线战斗了近两个月的医生和护士们,他(她)们的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他(她)们放下回家的车票,直奔前线,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每一个患者的安全。每当他(她)们的家人来电话了,只能短短地说几句祝福语,心里装的都是患者们生命的安危与希望。每当在电视上看见记者采访他(她)们时,我还记得采访记者问:“请问你们来这里奋战疫情,这么长时间见不到家人时你后不后悔?”他(她)们总是说:“不,我们不后悔!”这有力的话语把我震撼住了。


特别让我敬佩的是他(她)夜以继日的工作:因为特殊防护的需要,为了少上厕所水不敢多喝,一日三餐也都成为了奢侈。累了如湖北宜昌市抗战一线的护士长陈淑红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水米未进的状况下,差点晕倒的。他(她)们往往只是趴在办公台或者靠着休息凳小睡一会……当他(她)们在救治患者时可能会感染上病毒成为需要救治的患者,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还有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他建议公众没有特别的情况不要去武汉,需他自己却一直战斗在一线,为应对疫情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今天是2月23日,全国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可是,我们的医生护士为了彻底控制疫情,仍然还在一线战斗;我们的医学科研人员为了今后对类似病情的有效控制和预防,他(她)们也在寻找和研发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


在这期间我观看了韩国的电影《流感》,因为“猪流感”整个盆塘市被封锁,疫情发展很快,几乎要失控了。在几乎没有希望短期内找到抗体进行治疗和防疫的情况下,美国特派官员要求韩国政府开枪射杀所有人,最后因为一位医生敢于以自己的女儿做活体实验,成功救治获得了有效抗体,从而最终挽救了整个城市的人们。


至此,我由衷地感觉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是幸福的:日益强大的祖国是我们生命安全的监事后盾。

T O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