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乐社区,位于乐从镇的东面,距离镇政府0.3公里,与路州村、新隆村、沙滘村、乐从圩、腾冲村相邻。2014年由原乐从社区分设社区而成,取蓬勃向上之意,得名兴乐,是一个城市化、商业化和现代化的社区。
该社区位于省道S121的东面,省道三乐公路的南面。明清时期,属顺德县西淋都平步堡;民国时期,属顺德县第五区腾冲乡和鹭洲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顺德县第五区桂腾乡和鹭堡乡;2002年,属顺德区乐从镇乐从社区;2014年,属顺德区乐从镇兴乐居委会至今。
社区主要姓氏有陈、李、黄、张和刘等姓。2015年末,户籍人口6481人,其中男性3401人,女性3080人;80岁以上有16人,最年长者92岁(男);实际人口为6473人;海外留学人员8人。非户籍外来人口10200人。世居民族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顺德话乐从口音。社区有67个住宅小区和建筑楼盘,以佛山奥园住宅小区最为有名,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民族和宗教信仰各有不同,包括有白族、布依族、藏族等20个不同的少数民族。该社区有港澳台同胞有69人。该社区有华人华侨75人。
改革开放后,传统农业逐步消失,被工业、商业和服务业逐步替代。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步建起塑料城市场。2002年,将原德富家具精品世界转型为乐从德富塑料市场,经过多年经营,其占地面积、市场规模和销售量均在全国前列。2005年时,商铺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拥有经销商户500多户,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年销售塑料原料总量超过100万吨,居华南同类市场之冠,成为国内最大的塑料原辅材料集散地和物流中心之一,销售网络辐射全国各地,使乐从镇在2006年获授“中国塑料商贸之都”称号。2015年,有工业企业3家,产值约1.9亿元;还有塑料、灯饰、家电等门店和企业驻点商铺近3000间,销售额约300亿元。居民以商业经营、工资收入和房屋出租等为主要收入来源。
社区有省道S121、三乐路和乐从大道经过,交通便利。社区1951年通电话,20世纪60年代中期通电,80年代末期通自来水,90年代末期通网络,2015年全社区道路实现水泥硬底化。有乐从文化广场公园和乐从东区体育公园,内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有图书阁,藏书1100册。
社区内有陈登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有6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179人,成人教育在校生472人,教职工149人;有岑松江夫人小学,2015年有6个级,35个班,1397名学生,教职工81人;还有经华幼儿园和比诺中英文幼儿园,在园幼儿共572人,教职工共108人。社区内有90多位高级职称的教师群体。
兴乐寺,建于2014年,为伊斯兰教礼拜场所,逢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为开斋节。社区有睦邻节、环社区行等活动,使各地居民不分种族和国籍共同参与,搭建邻里之间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构建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邻里关系。
乡规民约有2014年2月制定通过的《顺德区乐从镇兴乐社区居民公约》和《兴乐社区居民文明公约》。
2015年12月,兴乐社区被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评为“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
(资料填报:马锦俊、冯立嘉,初稿撰写:马锦俊、梁贵敏,总纂:黄浩、自然村落普查办公室,航拍图:梁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