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佛山的户外艳阳高照,温度逼人,但乐从镇文化融合创新中心活动室却凉意阵阵,笑声连连。本期的童乐沙龙,资深家庭教育老师廖海琴女士为参与家庭带来了“陪伴”主题的分享,家长和小朋友们都收获丰富。
课程一开始,廖老师先播放两个视频——《爸爸,我想你陪陪我》和《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来创设情景,让在场的家长们听到来自孩子们的心声。家长们意识到,原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不但要有物质上的保障,更需要心理上的是关注和陪伴。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只有心态没有行动是非常无力的。在这种共识之下,廖老师通过案例分析、美文共读、问卷测试等方式带领家长们一起探寻了高质量陪伴的行动指南。
在分组讨论中,很多家长都说到,我们陪伴孩子真的不能人在心不在,孩子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甚至是“高点”的记忆体验。家长陪伴孩子的时候要身体与灵魂同在,能关注孩子每一个不同的需求,这才是孩子们需要的,而这一切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
紧接着,廖老师又带领着大家认识了在《农村出身的哈佛学霸》里的一位文化水平一般,却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土方法陪伴孩子成人成才的农村爸爸。从他的做法,在场的家长们懂得了陪伴孩子的心态尤为重要。廖老师还结合了自己的案例,和大家探讨了陪伴孩子的必备心态:接纳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发挥我们陪伴孩子的真正意义。
如果亲子间存在冲突,
又该如何陪伴?
亲子关系急救箱——“太空时间”让家长们找到了方法,通过积极的情绪管理缓和亲子关系,同时,家长积极处理情绪的示范也给孩子一个学习和模仿的机会。
快乐的学习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在大家还意犹未尽的时候课堂已悄悄地接近了尾声。在小结和一分钟分享环节中,大家纷纷踊跃发言,分享了各自的课堂收获,如物质陪伴和精神陪伴同等重要;陪伴孩子是一种能力,需要有智慧的方法和技巧;陪伴很重要,再不陪伴孩子就长大了;爱和尊重不能只停留在语言上;陪伴孩子时,我们也需要管理情绪;对孩子要多说一
些正面和肯定的语言,才能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家长在孩子合适的年龄做一些合适的事,才是最高效的陪伴。
活动最后,家长们还收到来自融创中心的礼物:《最温暖的家》系列绘本,让这内容充实的一课完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