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村

作者:乐从文化  |   日期:2017-12-30

大闸村.png

大闸村,位于乐从镇的东南面,距离镇政府5.2公里,与藤东村、水藤村、黎湖村相邻。清康熙年间,因村中土壤肥沃,吸引周边居民在此落脚居住,渐成村落。清同治年间,因修玉带围,迳口河筑三眼大石闸,以调节河涌水位,故得名大闸。

村庄南有顺德水道,北有迳口河,村内河网密布,遍布基塘,水乡特色明显。清代时,属顺德县马宁都水藤堡;民国时期,属顺德县第五区水藤六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顺德县第五区水藤乡;1961年,属顺德县沙滘区水藤公社大闸大队;1983年,属顺德县乐从区大闸乡;1991年,属顺德县乐从镇大闸管理区;1992年,属顺德市乐从镇大闸管理区;2002年,属顺德区乐从镇大闸村委会至今。

村中主要姓氏有何、梁、周、黄、陈和洪等姓氏。其中何氏在清代从南海九江镇迁移入本地。梁氏在清代由顺德勒流稔海村迁入本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1775人,其中男性814人,女性941人;80岁以上26人,最年长者96岁(女);实际在村人口为1659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有368人;常年在城镇生活打工的有416人。非户籍外来人口约5000人。村中世居民族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顺德话乐从大闸口音。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有16人。

村内传统经营为种桑养蚕、塘鱼养殖和种植甘蔗。现时经营农工商并举。农业以塘鱼养殖为主,养殖有加州鱼、鳗鱼、四大家鱼等;工业方面以中小规模的家具制造厂为主;商业以餐饮和零售业为主;近年兴起家具材料制造、物流以及淘宝行业,有“淘宝村”之称。2015年,有鱼塘面积500亩,农业产值约1230万元;有工业企业40多家,工业产值约6000万元;有商业经营户62家,商业销售额约1200万元。村民以工农业生产、商业经营、工资收入、村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厂房出租收入为主。其中盛大新邨是房屋出租集中地,一般屋主自住两层,其余出租,补贴家用。

大闸村2.png

公共与文体设施:有县道乐龙路、城市道路环镇南路和乡道堤围公路经过本村,交通便利。1965年通电,1978年通电话,1996年通自来水,1998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20世纪90年代末期通网络。1974年,为方便群众交通,投资6万多元,将大闸至黎湖的木桥改建为水泥桥,2008年4月,投资270万元,将该桥改建为长52米、宽12米的现有新桥。有大闸小学,1952年开办,1956年校舍改建为砖木结构,1998年各届筹集资金,新建大闸小学,2015年,有6个年级,12个班,在校学生525人,教职工29人。2004年1月,投资120万元,建成面积19亩的大闸公园。此外,还有文化广场和公园篮球场,有大闸村图书阁,藏书约2000册。

村内现存8间广府民居,代表为叙龙大街3号和叙龙大街24号的民居。两座民居坐北向南,青砖墙体,麻石窗框,铁窗枝,麻石门额,门槛,三级麻石阶上街门。

大闸村3.png

村内其他传统建筑有迳口水闸,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以花岗岩长石条、松桩为基础材料,起着防洪排涝及控制河涌水位的功能,该水闸经过1957年和2003年两次重建后成现状。

村中碑刻有“接龍社稷之神”和“聚龍坊社稷之神”,均立于清朝后期,现分别存于保接村民小组和叙龙村民小组。重要文献有《大闸村村史》,为梁国财于2014年纂修。乡规民约有2014年制定的《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大闸村委会自治章程》和《乐从镇大闸村村规民约》。

大闸村4.png

该村主要宗族活动为清明节各姓族人的祭祖活动。清明节当天,各姓族人各自约定地点相聚,随后带着烧猪、水果、鲜花等祭品到各个墓园祭祖,祭祖后相约聚餐。

村中代表性民间信仰场所为北帝庙,始建于清末,重修于1999年,供奉北帝公,每逢正月,信众带上水果和香烛等祭品到庙里拜祭,添香油钱祈福。村内还有“接龙社稷之神”和“聚龙坊社稷之神”社公,供奉土地神等。

该村过春节有浓厚氛围,春节时“洗邋遢”、送灶、接灶、团年、开年和拜年等各个环节十分隆重,如农历十二月下旬起,家家“洗邋遢”,屋前屋后焕然一新;初二的“开年”,要早起宰公鸡祀祖,是日开始向亲友拜年,外嫁女回娘家团聚。另外,初一子时起,村中小孩成群结队提着灯笼上街“卖懒”,即唱着“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唔懒”的歌谣,将写着“财神到”字样的小红纸送到放了爆竹的各家各户,开门迎“财神”的长辈回赠压岁钱给小孩,取意去除懒惰和努力读书。

重要的历史事件有:1962年7月2日,由于洪水暴涨,大闸、藤东、黎湖三个片的土地、住宅全部淹没,大部分群众走上基围顶端处,临时搭棚舍栖身。2001年11月23日大闸村三项工程——入村大道、农贸市场和大闸门诊部落成举行庆典,参加庆典的有市镇领导嘉宾和干部群众一千多人。

胡洪骚(1944—),曾任中共顺德市常务副市长。1994年,现场指挥勒北堤围抢险工作,后来又为组织各项大型民生工程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2007年7月,大闸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资料填报:黄志欣、冯立嘉,初稿撰写:黄志欣、梁贵敏,总纂:黄浩、自然村落普查办公室,航拍图:梁瑞腾)

T O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