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寻味顺德》的美食镜头,一起探寻影像中的乡土文化

作者:乐从文化君  |   日期:2018-12-10

12月7日下午,乐从乡土文化大讲堂第三期如约而至。本次,顺德电视台摄影师黄锦伦做客大讲堂,黄老师曾与央视纪录片团队参与本土美食纪录片《寻味顺德》的拍摄制作,本次受邀为沙滘中学学生领袖营项目的40多名学生开展了题为“影像中的乡土文化取材及价值解读”的讲座。


微信图片_20181210172904.jpg


讲座开始,黄老师将截取的《寻味顺德》视频片段放映给同学们,让大家在快速的浏览中寻找乐从的文化印记。虽然片段只有5分钟,可是乐从元素真不少:雕梁画栋的陈家祠,水波清澈的沙良河,波光粼粼的鱼塘······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有机地交融在一起。


微信图片_20181210172902.jpg


接着黄老师引出了本次课程的主题“影像中的乡土文化”。与日场摄影不同,纪录片的摄影包含着大量幕后的文献资料整理过程,它代用影像人类学的手法,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特征。


黄老师认为,《寻味顺德》是在展示顺德的美食,更是通过食物这一个窗口展示顺德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精神。在顺德,每个镇街都会有耳熟能详的名菜,它们各具特色,诠释着这块土地的多元与包容。



当问及现场同学有多少人的父母是土生土长的顺德人时,只有五六个同学举手,而问道有多少人能听讲粤语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点头,黄老师说,这就是顺德文化的气质,像丰富的食材一样,顺德能接纳各地的人群,并让人们爱上她。具体到每一道餐点,老师从当时拍摄的方式、背后的故事为同学们讲述其中的“工匠精神”。


微信图片_20181210172854.jpg


乡土文化大讲堂尝试以讲座、分享、现场体验的方式让学子们立体地感知乐从文化,课堂不单纯是枯燥的讲解,更是“色香味”俱全。丰富的课程形式扩展了学生们的文化视野,激发了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T O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