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德村

作者:乐从文化  |   日期:2017-12-21

教德村.png

教德村,位于乐从镇的西南面,距离镇政府1.5公里,与乐从圩、沙滘村、明罗村、葛岸村相邻。宋代,有先民迁入定居,渐成村落。村庄以“教子以德之意”取名,曰教德。

村内有沙良河和教德涌蜿蜒流过,环境优美。宋代时,属于南海县;明清时期,属顺德县西淋都葛岸堡;民国时期,属顺德县第五区教德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顺德县第五区葛良乡;1961年,属顺德县沙滘区沙滘公社教德大队;1983年,属顺德县乐从区葛岸乡;1991年,属顺德县乐从镇葛岸管理区;1992年,属顺德市乐从镇葛岸管理区;2002年,属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委会至今。

村中主要有陈、何等姓。陈姓在南宋后期从南雄珠玑巷辗转迁到此地。2015年末,户籍人口476人,其中男性217人,女性259人;80岁以上20人,最年长者94岁(女);实际在村人口400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人口有30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人口有150人;海外留学人员8人。非户籍外来人口600人。村中世居民族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顺德话乐从口音。

2015年末不完全统计,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有10人、澳门同胞有2人。祖籍该村华人华侨有5人,分布在新加坡和马达加斯加。

村庄传统经营为种桑养蚕、塘鱼养殖和种植甘蔗。甘蔗曾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缫丝业曾经兴盛。民国初期有利经祥号缫丝厂,产量高产值大。现时农业主要为蔬菜种植;工商业为印刷业和物流业等,有工厂、商铺和仓库15间。2015年,农业总产值80万元;工业总产值约300万元。村民以工资性收入,村集体经济分红及房屋出租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特色农产品有水牛奶。

公共与文体设施:有省道乐从大道、城市道路环镇西路和乡道教德大道经过,交通便利。1964年通电,20世纪70年代初期通电话,1992年通自来水,1993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90年代末期通网络。村内有篮球场、兵乓球场、羽毛球场、健康绿道和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有教德公园供村民休闲娱乐。

教德村1.png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现存约10间,代表为拱北里二巷三号与陈祥和故居。拱北里二巷三号,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楼高3层,占地面积110平方米,坐北向南,青砖墙,花岗石窗框,铁窗枝,窗楣有拱形山水灰塑,小屋檐素胎瓦当,雕花封檐板,花鸟砖雕墀头,麻石制成的门框、门额和门槛。陈祥和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三间两廊布局,占地面积约115平方米,坐北向南,硬山顶,青砖墙,麻石窗框,铁窗枝,小屋檐素胎瓦当,雕花封檐板,天井墙面有砖雕,砖雕有松柏图、陈祥和所作诗句。故居内还有旗杆夹石刻,刻有“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鄉試中式第三十九名舉人陳祥和立”字样。

村内最具特色的传统建筑为教德更楼群。民国14年(1925年),教德陈氏光睦堂为村民报更、防盗和抵御侵略而修建更楼群,更楼有5座,分别为东望楼、南望楼、西望楼、北望楼、拱北里更楼。教德更楼群是顺德保存最好的民国时期民防建筑群,于2006年10月公布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教德村2.png

东望楼位于教德东面,坐东向西,楼高3层,面阔3.9米,深3.9米,占地面积15.2平方米,红砂岩石砌筑,墙上开瞭望眼,靠近顶部有麻石阴刻“東屏日麗”楷书。

南望楼位于教德南面,坐东南向西北,楼高3层,面阔3.6米,深3.6米,占地面积12.96平方米,红砂岩石砌筑,墙上开瞭望眼,正门方形,麻石门槛、麻石门额,门楣红砂岩阴刻“南望樓”隶书,靠近顶部有红砂岩石阴刻“南天柱石”。

西望楼位于教德西面园心坊五巷附近,坐西南向东北,楼高3层,面阔4.2米,深4.1米,占地面积17.2平方米,红砂岩石砌筑,墙上开瞭望眼,正门麻石门槛、麻石门额,两扇木门,拱形麻石门额上阴刻“西望樓”楷书,落款为“民國十四年陳光睦堂”,靠近顶部有麻石阴刻“西陲鞏固”。

北望楼位于教德北面,坐西北向东南,楼高3层,面阔3.9米,深4.6米,占地面积17.9平方米,红砂岩石砌筑,墙上开瞭望眼,正门麻石门槛、麻石门额,两扇木门,拱形麻石门额上阴刻“北望樓”隶书,落款为“乙丑嵗八月里人陳少玉”,拱形字为“民國拾四秊陳光睦堂建”,靠近顶部有石刻“北鑰昇平”,落款“陳少玉”。

拱北里更楼位于教德通往葛岸的路口拱北路上,坐东南向西北,楼面阔6.2米,深5.6米,高6米,现仅存二层,占地面积34.7平方米,红砂岩石结构,正面嵌有麻石匾,阴刻“拱北里”,前后开门,正门楣上有拱形麻石浮雕瑞鸟、瑞兽等图案,墙上开瞭望眼、开窗,窗麻石框,铁窗枝,窗楣有拱形花卉灰塑,内有石刻阴刻行书“教德消防所”。

主要宗族活动有,五一劳动节全村在教德队址联谊聚餐,筵开百席欢聚一堂。有兴仁社公、镇龙社公、萃龙社公,北龙社公和福德祠为村中民间信仰场所,其中兴仁社公,主要祭祀管理一方土地之神,每逢有红白事村民都要到社公前上香祈福。

村中留传有关于“光睦堂”的掌故。据传,古时以“光睦堂”为整体,积聚雄厚的集体经济,支配村中的运作,内有光睦小学、广法中学、永利和丝厂、更楼五座,拥有乐从圩众多商铺物业,富甲一方。

教德村3.png

村内主要人物有,陈祥和(?—1953),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科乡试中式第三十九名举人,广西迁江县知县,民国成立后在乐从圩设联安学堂,任教古文,为区内较有名望的塾师;陈广礼(生卒年不详),清光绪副贡;陈钜锵(1962—),企业家、致富能手,热心公益事业。

2004年,葛岸村(含教德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和“广东省生态示范村”;2007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村”和“广东省文明村”;2008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09年,被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资料填报:岑翠仪、冯立嘉,初稿撰写:岑翠仪、梁贵敏,总撰:黄浩、自然村落普查办公室,航拍图:梁瑞腾)

T O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