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海造田,用青春托起产业乐土!乐从知青回忆奋斗史

作者:乐从文化君  |   日期:2018-06-25

都说奋斗都是青春最好的代名词,奋斗的青春永远都不过时,在上世纪70年代,一批批十五、六岁的乐从知青就奔赴横琴岛中心沟开展围海造田工作,在他们的人生当中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


而这一页也在6月20日上午被翻开,一场主题为“用青春托起的土地”珠海横琴中心沟围垦工程乐从知青分享会在乐从文化融合创新中心的乐从风物书舍举行,知青们重温当年奋斗史,分享峥嵘岁月。



微信图片_20180625173837.jpg


6月20日一早,当年中心沟围垦的知青到乐从文化广场珠海横琴中心沟围垦雕塑像前拍照留念,回忆着当年的那些事。


微信图片_20180625173841.jpg



曾有诗歌描述中心沟围垦情形:奋力建设中心沟,勤劳智慧一双手,绣出良田万多亩,猪鸭牛羊成群走,青松翠竹满山头,座座石谷遍山沟,电站机声隆隆响,笑语歌声做伴奏,一颗雄心为革命,志在海岛乐无忧。 


每一个字眼,每一个场景,都勾起了各位知青们的回忆。


微信图片_20180625173844.jpg


随后,知青们相聚到乐从风物书舍,讲起当年在横琴岛中心沟围垦的艰苦奋斗岁月,大家仍然历历在目,各种的大事小事,如数家珍,感慨万分。


知青 欧翠玉

我是长女,本来是不用下放的,但以前在学校写作文时,写到将来出来社会一定要到农村锻炼,我主动申请到中心沟围垦,履行了对自己的承诺,做到言出必行。

知青罗后维

去到中心沟围垦,学会了团体精神和时间观念,大家都严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果说围垦生活是一种意志的磨练,艰苦岁月建立的友谊结下的感情我们亲如兄弟姐妹,情同手足。

知青马丽明

当时我们刚读完书,虽然经历了知青上山下乡,但是年纪还是比较小,去到工地也很艰苦的,但只有困难才能考验一个人的勇气和能力,只有困难才能够造就一个人的意志和品格。

知青欧翠婵

学到很多东西,艰苦奋斗,不会娇生惯养,真的学了很多东西,应该说一生中,如果没有上岛,自己没成长得那么快。

微信图片_20180625173859.jpg


原沙滘营部书记 何祖文.


自己能够去到横琴岛,做了三年工作,我觉得在我人生中有很大的收获,就是横琴的精神我学到,我是第五批上岛的,我上去的时候,围、垦、建三方面我都有份参与,当时地多人少,我们围好的地大概2000亩,2000亩300多人,人手实在不够,最后得到了知青们的帮忙,她们有文化有知识有阅历,一开始看到她们,我都觉得很心痛,因为她们年纪还很小,十五六岁,但有了她们的加入,整个工地、营部的气氛都活跃了很多。


本次分享会的主题“用青春托起的土地”是乐从风物书舍收藏的一本关于顺德历史人文领域的丛书,该书书写了一代顺德人、乐从人徒手战斗大自然,硬把沧海变良田的横琴战歌,里面有着上世纪70年代顺德人战天斗地的激情燃烧岁月,更记载着他们迎难而上、勇于奉献,用艰苦来磨练自己的精神。也就是在这特殊的环境下,充分发挥了顺德人“敢于先行、不畏艰苦、团结拼搏、务实包容”的顺德精神。


微信图片_20180625173905.jpg


据了解,今后,乐从风物书舍将继续以书为媒,开展不同主题形式的读书分享活动,让更多市民参与进来,特别是让学生从小了解乐从历史,对乡情、风俗人情、经济发展、政治变迁探赜索隐,寻根问源,继而产生对爱家乡、服务家乡、发展家乡的家国情怀。



重温乐从知青走过的路


1968年

为响应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珠海对大小横琴岛之间的中心沟进行围垦。由于工程艰巨,当时归属佛山地委管辖的珠海,提出合作开发的方案。

1970年

佛山地区革委会指示、顺德县乐从(沙滘)、杏坛、勒流、龙江、均安等五个公社的3200名基干民兵,分两批浩浩荡荡奔赴珠海大小横琴岛之间的中心沟,就此一场艰苦卓绝的围海造田工程拉开了序幕。

1971年

元旦当日,县团在中心沟召开围垦工程誓师大会,吹响了围垦的号角。乐从(沙滘公社)共有25个生产大队约470人参加了这一战役。1976年九月、1977年九月先后二批乐从知青也奔付中心沟参加了这一战役。


40年的历史,书写了一代顺德乐从人徒手战斗大自然,硬把沧海变良田的横琴战歌。这里,有着上世纪70年代顺德人战天斗地的激情燃烧岁月;这里有着顺德乐从人别样的依恋和情怀。


2010年4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2010年9月30日前,佛山市顺德区横琴岛中心沟围垦区内的全部国有土地使用权移交珠海市国土资源局。



T O P